美国关税增加对建筑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成本上升
关键材料进口成本激增:美国建筑业依赖进口的钢材、铝材、木材、石膏等核心建材面临高额关税。例如中国输美玻纤关税达 34%,直接推高建筑成本。美国住宅建筑商协会警告,2025 年建材成本可能进一步上涨 30%,导致房价上涨并加剧住房短缺。
供应链中断风险:高关税叠加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重建需求,可能进一步扰乱供应链。如遇到飓风、洪水等灾害后,建筑材料供应可能无法及时满足重建需求,延缓项目进度,进而增加额外的仓储、管理等成本。
利润压缩
出口导向型建材企业受冲击:对于中国玻纤、药玻等高依赖美国市场的品类,34% 的关税将显著削弱其价格竞争力,挤压企业利润。例如中国玻纤出口占全球产量 60% 以上,美国市场占其海外收入 35% 以上。此外,PVC 地板、人造草坪等家居建材出口企业因美国市场占比超 60%,面临订单流失风险,利润也会随之减少。
行业整合加速: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可能因成本压力退出市场。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或海外建厂缓解冲击,进一步集中市场份额,这使得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,部分企业在整合过程中可能面临利润下滑的困境。
市场变化
全球供应链重构:中国建材企业加速布局东南亚、中东等低关税区域,但产能转移需 2 - 3 年周期,短期订单交付能力受限。美国本土建材企业受益于 “制造业回流” 政策,但劳动力短缺和移民限制导致产能扩张缓慢,难以快速填补需求缺口。
区域市场分化加剧:亚太、中东等新兴市场因基建需求旺盛成为新增长极,而北美、欧洲市场受高成本制约增速放缓。建筑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业务布局,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,同时应对北美、欧洲市场的需求下滑。
政策与技术调整
政策博弈下的不确定性:中国对美进口商品加征 84% 反制关税,可能波及建筑设备、高端建材,进一步推高美国本土项目成本。美国国内呼吁豁免部分建材关税,但政策落地存在分歧,企业需灵活调整供应链策略,以应对政策的不确定性。
绿色转型与技术替代加速:关税压力倒逼行业加速绿色建材和智能建造技术应用,以降低对传统材料的依赖。例如,加速 BIPV 光伏组件等绿色建材的应用,推广 AI 设计、机器人施工等智能建造技术,这对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